News
2021-09-13
用最簡單的食材做最溫暖的食物苦盡甘來回味無窮 恰似一杯濃香美酒 沉浮俯仰歲月滄桑 品美食者亦品人生古話道“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雖說平平淡淡,但也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一件大事,近年來更多人對健康飲食也越來越關注。飲食伴隨著每一個人的一生,恰如林如堂所說:“如果人這一生中還有什么事情需要我們認...
2022-07-20
銅藍鹟多為南方地區不常見的夏候鳥或留鳥,歌聲婉轉復雜,喜歡開闊森林或林緣空地,多從裸露的停歇處捕食過往昆蟲,視頻中的這只銅藍鹟恰逢捕食完成,正準備育雛。
2022-07-20
近日,珠海淇澳-擔桿島保護區科研拍攝到四只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小靈貓同框的影像:一只雌獸帶領三只幼獸。此外,另外一臺相機還拍攝到小靈貓一大帶兩小的影像。這是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小靈貓育幼行為的影像?!t外相機14號點:拍攝到四只小靈貓影像(一大三?。┬§`貓(俗稱七間貍、香貍等):全身灰黃或淺棕色,背部有...
2022-07-15
近日河源市連平黃牛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利用紅外線照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白鷴的珍貴影像!這段影像也在央視《秘境之眼》欄目中播出!▲白鷴雄鳥(左)白鷴雌鳥(右)通過紅外線監測視頻可以看到一群野生白鷴悠然地在林間覓食白鷴雄鳥羽毛潔白亮麗身后搖曳著長長的尾羽猶如百鳥之王而雌鳥的羽毛呈橄欖褐色...
2022-07-14
黃葦鳽是華南地區常見的涉禽,在蘆葦叢或稻田中普遍都有分布,但喜歡藏身在蘆葦叢中,再加上自身的偽裝,因此,不動時較難被發現,除了華南地區,在東部地區普遍以夏候鳥的方式廣泛分布,視頻中恰逢黃葦鳽捕食,雖然樣子看起來不靈活,但捕魚效率還是很高,妥妥的捕魚高手。
2022-07-06
鳳頭潛鴨是我國最常見的潛鴨之一,遷徙時經過我國大部分地區,越冬在長江流域和華東、華南地區,繁殖在西部和東部地區;喜歡在長有水生植物的湖泊、池塘等不流動或流動緩慢的淡水水體,主要取食貝類,視頻中是一只雌性鳳頭潛鴨,拍攝于4月底,不知為何沒有隨大部隊一起遷徙。
2022-07-06
盛夏時節,在潮州一處菱湖上,人們驚喜地見到了“水鳳凰”——水雉的身影。近兩年,每到4月份,水雉如約而至,在這里棲息、交配、產卵、哺育幼鳥。待下一代羽翼豐滿,它們便振翅高飛、各自遠去。“水鳳凰”頻頻來臨,映襯著鳳城自然之美,折射出潮州生態文明建設之功。一起了解它們的故事吧~今年3只“水鳳凰” 喜誕4只...
2022-07-05
鼎湖山又添“新成員”了● 近日,鼎湖山保護區工作人員在整理紅外相機監測數據時,發現了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冠鳽(jiān)?!?經確認,該物種為鼎湖山保護區鳥類分布新記錄,也是廣東肇慶首次記錄?!诠邙Z( 范宗驥 攝)在鼎湖山哪里發現此次紅外相機拍攝的黑冠鳽,位于鼎湖山保護區核心區與緩沖區交...
2022-06-30
黑臉琵鷺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因為像琵琶一樣形狀的嘴和黑色面容而得名,它的覓食方式極為獨特:以嘴為覓食器,左右呈扇形來回滑動來攪動并捕捉水里的魚蝦等;主要在朝鮮半島繁殖,在我國遼寧沿海島嶼也有部分繁殖,越冬于東南沿海。
2022-06-28
《美麗中國:自然》嶺南之南系列微紀錄片來啦!日前,廣東省林業局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走遍廣東大美河山,拍攝我省自然保護地,身臨其境地展示嶺南極具特色的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展現我省近年在動植物和自然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期《美麗中國:自然》嶺南之南系列微紀錄片已在CCTV-4K頻道及“央視頻...
2022-06-23
斑姬啄木鳥是一種廣布南方卻又不常見的留鳥,體型較小,僅10cm,林子里經??梢月牭剿缘淖哪绢^聲音,下面從視頻中感受感受這種魔性的啄木頭聲。
2022-06-22
《美麗中國:自然》嶺南之南系列微紀錄片來啦!日前,廣東省林業局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走遍廣東大美河山,拍攝我省自然保護地,身臨其境地展示嶺南極具特色的自然生態和生物多樣性,展現我省近年在動植物和自然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的成就。第一期《美麗中國:自然》嶺南之南系列微紀錄片已在CCTV-4K頻道及“央視頻...